博客年龄:17年8个月
访问:?
文章:1824篇

个人描述

姓名:兽王 职业:活着做人类,死后做兽王 年龄:远古猛兽,很老了,苍老的兽王 位置:地球上,人类中间 个性介绍: 一只猛兽,酷爱动物

奇蹄目

2007-04-08 19:51 阅读(?)评论(0)

整理了点奇蹄目的东西,粗糙了点,勉强凑合看 调皮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奇蹄目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三后四,现生的奇蹄动物貘(tapir)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现存的奇蹄目有三个亚目,分别是马型亚目,Hippomorpha(包括马科和已经灭绝的雷兽科〕,爪兽亚目,Ancylopoda(已经灭绝〕和角型亚目,Ceratomorpha(包括貘科和犀科〕。奇蹄目的化石非常丰富。奇蹄目史前曾是十分繁盛的种群,分化出形态各异的种类。史前的奇蹄动物包括爪兽(Chalecothere),巨犀(Indricothere)等。现代的奇蹄目整体呈衰落状态。由于偶蹄目更能适合消化植物纤维,所以奇蹄目的生态位被后起的偶蹄目逐渐取代。

进化

奇蹄目动物是由古新世的踝节目动物进化而来。基本上从始新世开始分化。

哺乳纲的1目,因趾数多为单数而得名。无锁骨,股骨具第3转子;前后肢轴均通过第3趾支持体重。现生种牙齿数36~44枚;具散漫状蜕膜胎盘和双角子宫;乳头鼠鼷位;睾丸降于阴囊或无阴囊;胃简单;盲肠大并呈囊状;体长200~400厘米,体重200~3000千克。奇蹄目下分马形亚目和貘形亚目,包括灭绝的类型在内,共有10多个科。现在只有马科、貘科和犀科3科7属17种。

在第三纪初期,多数奇蹄类是小型动物,最古类型的前肢各有4趾,后肢均为3趾。在各地发现的中、上新统的三趾马化石,四肢两旁的侧趾逐渐缩小,而现存马科动物的四肢侧趾甚至消失,第3趾高度发达,同时四肢也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桡骨和胫骨特别延长,这反映出马科动物的远祖从适应森林泥土跃行到逐渐适应草原奔驰的过程。

貘形类是最古老的奇蹄类,在系统上和犀类比较近。现生貘在骨骼和牙齿的基本构造上还保留着第三纪初期的许多原始性质,如前足4趾,后足3趾,四肢粗短等。犀类化石在奇蹄目中种类最多,分支最复杂,分布亦广。原始类型前肢4趾,后肢5趾;后期犀类前肢4~3趾;头骨延长并增大;前臼齿臼齿化,高冠;门齿从有到无。现存犀类种类已很少,仍保留着一些原始特征,如有的尚存上、下门齿,头骨细长,臼齿次高冠或次低冠;具独角或双角。

奇蹄目的现生马类栖居草原和荒漠,活动于多山地带或高原的开阔地区,有的耐干热,有的耐干寒;貘类多栖息在热带丛林及水源充足的沼泽地区;现代犀类多栖息于闷热而潮湿的森林、丛林或芦苇丛中。现存马类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在亚洲可达北纬50多度,计有2属8种。貘类见于亚洲南部和美洲,现生者仅1属4种。犀类现在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计4属5种。

奇蹄类除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外,在动物园展出中亦占重要地位,其中犀牛类又是珍贵的药用资源动物。某些野生马类还可与同类的家畜杂交,供改良育种的科学实验用。各国已采取措施,积极保护这类珍稀动物.

1 马型亚目
马型亚目Hippomorpha包括马类和已经灭绝的雷兽等一些史前类型,可分成马超科Equoidea、雷兽超科Brontotherioidea等几个超科。雷兽超科是个生存历史比较短暂而进化迅速的类群,包括雷兽科Brontotheriidae,或者将早期的类型设为兰布达兽科Lambdotheriidae。最早的雷兽是北美洲始新世早期的兰布达兽Lambdotherium,大小似犬,外形与始马很接近,其后雷兽的体型迅速增大,到渐新世的成员体型比现代的犀牛还大。晚期的雷兽头上常有一对并排的角,稍早的成员这对角只是突起,后期一些成员的角很大,角在基部相连,形成叉型。雷兽在渐新世达到进化顶峰时忽然灭绝。马超科包括马科Equidae,或者将早期类型单设古兽马科Palaeotheriidae,是进化过程研究的最透彻的一个类群,常作为动物进化的典范。最早的马类以始新世早期的始马(始祖马)Hyracotherium为代表,接近于奇蹄目的原始类型,与其它奇蹄目成员的早期类型基本相似,体小如狐或犬,前肢4趾,后肢3趾,牙齿不特化,为低冠丘状齿,食嫩叶。早期类型的马还有原古马Propalaeotherium、古兽马Palaeotherium等,均分布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其后的类型进化主干在北美洲,而不同阶段有些成员也进入欧亚大陆和非洲等地。较进步的马类是森林三趾马类,前肢只有3趾,比古兽马类进步,但是牙齿仍然为低冠,食嫩叶。这一阶段的马可追溯到始新世北美洲的山马Orohippus和后马Epihippus,到渐新世的中马Mesohippus和细马Miohippus已经大小如羊。这一阶段的晚期类型被统称为安期马,其中有些成员体型很大,如巨马Megahippus体型已接近现代的马。安期马类在中新世初期到达了欧亚大陆,并于中新世晚期灭绝,我国的中华马Sinohippus是其最晚的代表。中新世北美洲的另一支三趾马齿冠开始增高,可以食草,被称为草原三趾马。这一类的早期代表是副马Parahippus,体型和中马类似,其后是草原古马Merychippus,体型较大,3趾中的两趾较小,只用1趾着地。草原古马演化出非常多样的类群,这些类群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保持着三趾马的进化方向,另一类向着单趾的真马方向进化。三趾马方向以三趾马Hipparion为代表,在中新世后期进入欧亚大陆和非洲,在上新世非常繁盛,成为了欧亚大陆和非洲动物群的主要组成。北美的上新马Pliohippus和恐马Dinohippus是早期的一趾马,恐马演化成了真马(马属)Equus,真马是现存唯一的马,在出现后不久就从北美洲进入欧亚大陆、非洲和南美洲,是更新世各地的主要马类,但是更新世结束时,美洲的所有马类均告灭绝,北美洲这个马的演化中心不再有马类,直到欧洲人将马再次带到美洲。
马属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Owen,1848
  马科     Equidae Gray,1821
  马属     Equus Linnaeus,1758

  马科现仅存的一属。由中新世的草原古马经过上新世的上新马(Pliohippus)演化而来,其特征是四肢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桡骨和胫骨很长,尺骨和腓骨均退缩。第三趾发育,掌骨非常长,而趾(指)骨则比较短,单蹄。颊齿高冠,P1很小,或很少存在;上臼齿釉质层褶曲精细。第四纪。南、北美洲和欧、亚非洲(现仅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 马属各种分述如下:

  家马(E.caballus)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家马是欧洲野马或称泰盘野马的后代,二者学名相同,欧洲野马已于1876年灭绝,此名就单指家马。
  1881年人们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野马,称为普氏野马(E.przewalskii)或蒙古野马,也简称野马。普氏野马可能也是家马的祖先之一,有人认为和家马属于同一种。现有的普氏野马都是早期捕捉到的几批野马的后代,此后很长时间野外没有确切的野马的纪录,恐怕野生的已经灭绝。
  非洲野驴(E.asinus)是家驴的祖先,二者列为同一种,非洲野驴分布于非洲东北部的干旱地区,目前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家驴却被人带到世界各地,因为适应力强,有些再次野化。
  亚洲野驴(E.hemionus)是亚洲仅有的野生马类,体型介于驴和马之间,分布于亚洲的开阔地带,有数亚种,多数处于濒危状态,其中青藏高原的野驴常被单列为西藏野驴(E.kiang),数量相对较多,印度和波斯的亚种有时也被单列为波斯野驴(E.onager)。
  普通斑马(E.burchellii)是奇蹄目中现存唯一野生数量比较多的种类,分布于非洲东部到南部之间的广大开阔地区,是非洲原野的象征性物种,亚种较多,其花纹有一定区别。
  南非曾经有一种拟斑马或称斑驴(E.quagga),和普通斑马外形比较相似,但花纹区别较大,身上仅部分地方有条纹。拟斑马已于1883年灭绝,新的研究表明拟斑马可能只是普通斑马的一个色型。
  山斑马(E.zebra)是最早被命名的斑马,也是现存体型最小的野生马类,分布于非洲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数量稀少。
  细纹斑马(E.grevyi)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条纹细而密集,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处于濒危状态。 
雷兽科
雷兽科

Titanotheriidae

奇蹄目的一科,已绝灭。它的广为人知的另一个英文名称是brontothere(意为雷或雷神的兽,故译为雷兽)。最早的雷兽名为兰布达兽,出现于北美早始新世。它的大小与狼相近,身材比较轻巧;有适于奔跑的细长的四肢和脚,前脚四趾,后脚三趾;头骨很原始,眼孔和颞颥孔不合而为一;颊齿低冠,前臼齿稍许臼齿化。雷兽的进化趋向之一是体型逐渐增大。比兰布达兽稍晚的始雷兽,身材已相当大,中始新世和晚始新世的雷兽类身躯已接近现代的犀,渐新世的雷兽一般都比现代的犀或貘大得多。雷兽的另一个进化趋向是在一些类型中发展了角,中国内蒙古地区的王雷兽,鼻部扩展成一对巨大而相连的角,是强有力的自卫武器。

雷兽延续的时间不长,早始新世开始出现,中渐新世以后便完全消失,前后大约只有2000万年。

一般认为,北美是雷兽进化发展的中心。至迟从中始新世开始,雷兽曾多次经由白令海峡扩散到亚洲,向西更远达东欧。中国从中始新世开始有可靠的化石记录,始晚新世和渐新世的化石非常丰富。
 2 爪兽亚目
爪兽亚目Ancylopoda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类群,其生存的历史比较长,从始新世就已出现,在渐新世末期分成了适应草原生活和丛林生活的两各类群,一直到人类出现才灭绝,早期进化速度相对较快,而后期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其整个进化史中一直没有非常繁盛过。爪兽的体型大体似马,但是腿长而脚短,前肢长于后肢,趾端不具蹄而具爪,可能用爪挖掘植物的根为食。我国境内早期类型和晚期类型的爪兽均有发现。 
3 角型亚目
角型亚目Ceratomorpha包括貘总科Tapiroidea、犀总科Rhinocerotoidea及一些较原始早期类型。这两个总科现存均只有1科为代表,而史前则各有一些其它的科。角型亚目的早期类型体型较小,与始祖马有些相似,并拥有一些貘和犀的共同特征,如貘犀Hyrachyus到底和貘还是和犀的亲缘关系更近尚有争议。貘总科成员进化速度较慢,现在类型仍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总科除了貘科以外,还有脊齿貘科Lophialetidae和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等已经灭绝的科,这些类群的化石我国均有发现且较常见,其中貘科虽然我国没有现存代表,但是更新世时却是我国南方动物群的重要构成,巨貘Megatapirus是我国的特产,除了体型大以外和现代的貘没有什么区别。犀总科的化石特别丰富,可是说是史前最繁盛最多样的有蹄类之一,除了一些不明确的早期类型外,可以归入跑犀科Hyracodontidae、两栖犀科Amynodontidae和犀科Rhinocerotidae三个科。跑犀科是原始的类型,出现于始新世中期,繁盛于渐新世,而后逐渐消失。跑犀体型较小,四肢长,善于奔跑,前肢4趾,后肢3趾,比较原始。两栖犀科体型大而笨重,四肢短,有类似貘的鼻骨结构,獠牙似野猪,其习性似河马或貘。两栖犀出现于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末期灭绝,生存历史虽然短,但是曾经非常繁盛,分布遍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很多地区。犀科出现于始新世晚期,是非常多样化的一个类群,所有有角的犀牛均属此类,也有些类型无角,有角的类型中有些有独角,有些为前后的双角,有些为左右并排的双角,体型习性也各不相同,这些类型被分入不同的亚科或族。史前的犀中最著名的是巨犀亚科Indricotheriinae的成员,巨犀分布于印巴地区和蒙古高原,是陆地上出现过的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体型似肥大的长颈鹿,颈和腿均长,头上无角,肩高可达5米,体重相当于较大的恐龙。也有人将巨犀亚科移入跑犀科。其它无角的犀牛主要属于无角犀亚科Aceratheriinae,主要的代表有我国的大唇犀Chilotherium,是我国上新世非常繁盛的一类动物。有左右并列的一对角的成员归入对角犀亚科(并角犀亚科)Diceratheriinae,它们在鼻骨两侧各有一个小角,主要生活于中新世。较晚期的犀牛归入犀亚科Rhinocerotinae,可分成犀族Rhinoceratini、双角犀族Dicerorhinini、非洲犀族Dicerotini和板齿犀族Elasmotheriini,其中除了板齿犀外均有现存代表,也有人将这些族归为不同的亚科。犀族又称真犀族,有一个鼻角,身体皮肤似甲胄,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史前可见于我国南方,现存两种。双角犀族和非洲犀族在鼻和额上均有一个角,也有人将二者归为一类。双角犀族身上有毛,历史上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方,是欧亚大陆北方常见的动物,其中以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右下)最著名,披毛犀和真猛犸生活于同时代,是冰期北方的代表动物,和真猛犸一样较晚才灭绝。双角犀族现存种类则见于东南亚山区。非洲犀族即现存的黑犀、白犀及少数史前种类,身上无毛,分布限于非洲。板齿犀族是大型的独角犀牛,体型似象,是仅次于巨犀的最大型犀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板齿犀虽然和真犀一样为独角,但是角不在鼻上而在额上,齿冠极高,适应食用粗糙的硬草。板齿犀生活于更新世,灭绝的时间并不长。 
貘科
 貘科Tapiridae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貘科现存仅貘属Tapirus的4个种,分别分布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两地。马来貘Tapirus indicus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泰国南部经马来半岛到苏门达腊岛,体型较大,身体黑白两色,易于辨认。美洲的三种貘均体色比较单一,体型多小于马来貘。中美貘Tapirus bairdii分布于墨西哥到哥伦比亚之间,体型较大,是拉丁美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南美貘Tapirus terrestris分布于南美洲广大地区,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现存貘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山貘Tapirus pinchaque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北部,体型小,毛长而略卷曲,比较适应山区的寒冷环境。亚洲和美洲的貘虽然成貘体色有较大区别,幼貘却比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 
犀科
犀科Rhinocerotidae是一个繁盛的古老类群的孑遗,现存仅5种,其中非洲2种,亚洲3种,均数量稀少,为现代濒危动物的代表。犀牛体型粗壮,有一个或两个角,是强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没有天敌,但是犀牛却因为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使犀牛处于灭绝的边缘。白犀Ceratotheriu simum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也是体型仅次于象、体重仅次于象和河马的最大陆生动物。白犀最显著的特征是吻部比较方,头向下,吻部贴近地面,主要食草。白犀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经一度濒于灭绝,后经保护而有所回升,现存数千头,是数量最多的犀牛,北方的白犀则仍处于濒危状态,仅存数十头。黑犀Diceros bicornis体型小于白犀,吻部尖且能伸缩卷曲,头抬起,以树叶为食。黑犀分布较广泛,原本是数量最多的犀牛,但目前也是偷猎的重点,数量处于锐减之中。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又称大独角犀,有一个鼻角,身上的皮肤似甲胄,体型较大,是仅次于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现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地,虽然数量不多,仅千余头,但仍是目前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称小独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体型略小,仅雄性有角。爪哇犀原分布于东南亚广大地区,现在仅存于爪哇岛极西部和越南一处森林中,总数不过几十头,且无人工饲养,是现存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现存体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和爪哇犀一样原分布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现在分布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广泛,数量也略多,现存数百头。

  最后修改于 2015-11-30 19:4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